发布时间:2012-11-20分类:工作动态责任者:浏览: 次
古籍普查与分省卷编纂工作是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工作,是开展古籍抢救、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古籍普查工作,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组织实施分省卷编纂。
(1)制订《广西古籍普查工作方案》、《<中华古籍总目•广西卷>编纂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范围、对象和内容,明确了工作机构与任务分工,制定了全区工作的步骤和工作要求,使得整个普查和编纂工作有章可循,达到了分工协作,共促发展的目的。
(2)以培训为先导,为古籍普查和分省卷编纂做好人才准备。为了更好地统一普查标准,提高普查的质量,200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了“全区古籍普查工作培训班”,并成立广西古籍保护工作群,及时向广西古籍收藏单位发布有关古籍保护及古籍普查的信息,协助相关单位完成填写古籍登记表、拍摄古籍书影等相关工作。在国家中心的统一布署下,第十三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也于2010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来自来自广西、贵州两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单位等系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共74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为我区各古籍收藏单位大范围集中参加国家层面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有力推动了全区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
(3)、全区古籍普查及分省卷编纂工作有序开展。
早在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就向各市县古籍收藏单位发放了古籍收藏调查表,初步了解了全区各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收藏的基本情况。通过第一批和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又进一步摸清了全区珍贵古籍的家底。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完成了全区古籍普查平台的安装调试工作,随后又在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安装独立的普查平台服务器,正式启动了平台著录工作。2011年3月18日,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召开了“全区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中华古籍总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卷》编纂工作协调会”,全面布置编纂工作,又下发了《关于<中华古籍总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卷>编纂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数据提交的规范、形式、时间要求及奖励办法,有力促进了分省卷的编纂进度。这些方案和细则的出台对全区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明确了通过平台进行数据提交,一步到位,省去了很多弯路和重复工作。至2011年底,全区已完成6000多部古籍的平台简易数据著录工作。2012年,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广西进一步加大古籍普查工作力度,修订了古籍普查工作方案。5月,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培训班在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举办,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年度普查任务,掀起了全区古籍普查工作的新高潮。至2012年11月,已新完成近4000余条的古籍普查平台著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