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媒体报道

[当代广西网] 先睹为快!《永乐大典》原件出京空降广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06-21分类:媒体报道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来源:当代广西网   时间:2023年6月20日   记者:覃冰

https://www.ddgx.cn/show/66531/u0s231701602p231703899a1.html

微信图片_20230620161807

6月20日,“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 覃冰 摄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覃冰)6月20日,“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这是一本“万书之书”。《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典籍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这部旷世宏编卷帙浩繁、版式精美,却又命运多舛、屡遭浩劫。《永乐大典》的流散与聚合,是近代以来中华古籍保护事业的缩影,更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文脉永存的有力见证。

  《永乐大典》中有关广西的历史资料、地理状况、风土人情、诗文骚赋俯拾皆是。以方志为例,从《永乐大典》辑出方志900种,其中广西方志就有60种。《邕州志》《桂林志》《苍梧志》《南宁府志》等早已亡佚的宋元明初旧志,因《永乐大典》而得以辑佚并流传后世,是研究广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于挖掘广西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很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本次广西巡展特别精选了与广西相关的2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进行展示。一册是“庚”字韵“宁”字册,即《南宁府志》,它收录了南宁府的城郭、风俗、赋税、土产以及府县图、建置沿革等信息;另一册是“模”字韵“梧”字册,即《梧州府志》,它收录了《元一统志》、地方志及文学作品中有关梧州府山川记载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梧州府志》为首次“出京”,十分难得和珍贵。

  “这次的展览影响太大了!我们从小就听说过《永乐大典》,却没见过。这次能够来到现场看到真迹,我感觉非常激动。”前来参观的市民李建军表示,在观展中他看到了古代的南宁地图,上面的方位非常详细,能看得出八尺江在哪里,昆仑关在哪里,让人有种古今互通之感。

DSC04931JPG

讲解员为观众介绍《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记者 覃冰 摄

DSC05024JPG

媒体采访观看展出的观众。记者 覃冰 摄

  本次展览共设“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多维度讲述《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同时精选59册(件)展品,全面展示这部巨著蕴含的丰富且富宝的知识体系、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

为了让展览更具体验感、参与性,展览运用了沉浸式环幕、互动游戏等多项新媒体展示手段,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国之瑰宝的独特魅力,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

  在沉浸式环幕体验区,创造虚实结合、层次分明的沉漫式体验,“名家带你临大典”触屏游戏和永乐版式透明屏互动游戏,笔墨纸砚互动游戏和《永乐大典》知识互动游戏,不仅可以学习古籍版式的知识,还能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感受到《永乐大典》的纸张之良和用墨之精。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展出1年,其中,《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将展出1个月。读者和游客可以通过“一键游广西”和“广西图书馆公众号”进行观展预约。

DSC05005JPG

《永乐大典》“宁”字册。记者 覃冰 摄

微信图片_20230620162735

讲解员为现场观众讲述《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记者 覃冰 摄

DSC04969JPG

观众在观看现场展出资料。记者 覃冰 摄

DSC04997JPG

观众通过新媒体展示手段,近距离感受国之瑰宝的独特魅力。记者 覃冰 摄

DSC04838JPG

家长带孩子参与《永乐大典》临摹体验活动。记者 覃冰 摄

微信图片_20230620163134

展厅一角。记者 覃冰 摄

DSC04898JPG

《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明写本。记者 覃冰 摄

DSC04873JPG

现场展出的部分展品。记者 覃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