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8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地方民族文献部浏览: 次
2025年9月23—25日,由广西图书馆主办的2025年全区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培训班在南宁顺利举办。培训班邀请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坚、龙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姚伯岳及浙江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宣传中心主任赵心宇四位业内专家授课。来自全区14个地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近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理论研习、文化参观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员们系统提升了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专业能力。
三维课程体系,丰富学习内容
为精准对接时代要求与基层古籍保护工作需求,本次培训班构建了“理论授课+实操体验+成果展现”的三维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在理论授课环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李坚老师对《公共图书馆系统古籍类文物定级指南》进行了深度解读,从定级原则到实操规范,细致传授古籍类文物定级实践经验,破解基层定级工作困惑;浙江省图书馆的赵心宇老师则以“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湖州主场活动”为例,分享了古籍活化利用的“浙江经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龙伟老师聚焦古籍数字化建设,深入讲解了数据采集、平台搭建等关键技术,指引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的姚伯岳教授通过系统讲授古籍版本鉴定方法,为学员们夯实了专业的理论基础。
专家授课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员们集中参观了“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及“广西珍贵古籍展”,并积极参与了“乙巳秋闱古籍会试”有奖问答。随后,在古籍阅读推广活动体验教学中,学员们通过亲手体验拓印、竹简制作、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沉浸式领略了古籍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古籍的活化利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参观“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
参观“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
凝聚发展共识,彰显培训成果
在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中,学员们收获丰硕,不仅系统掌握了古籍定级、版本鉴定、数字化建设等核心业务技能,更深入地了解了古籍活化利用的创新理念与路径。学员们表示,专家的授课内容精准务实,尤其是古籍数字化技术讲解和古籍阅读推广经验分享,为基层图书馆解决实际工作难题提供了指导;有的学员认为,实地观展与技艺体验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为今后开展古籍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学员们参加体验课程
广西图书馆馆长、广西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秦小燕在结业寄语中提出,学员们作为基层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广西古籍保护事业的“毛细血管”,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争做古籍保护的“规范者”、活化利用的“创新者”和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古籍梳理、档案建立、推广传播等实际工作中,让古籍中的八桂故事走进大众生活,实现古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立足基层所需,着眼文脉长远
本次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和《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的精神要求。当前,广西古籍工作正处在从“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活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次培训恰逢其时,内容设计紧扣现实问题,针对性强,干货满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推进了广西公共图书馆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馆员的业务水平,切实提高了全区古籍工作质量,为广西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注入新动能;还凝聚起全区古籍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携手推动八桂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