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双节沐书香,广西图书馆“文化盛宴” 点亮公共文化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10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办公室浏览:

分享到: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广西图书馆以“城市文化客厅”之姿,通过多项举措释放图书馆的创新活力,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双节期间,全馆16个阅览室和自修室全面开放,据统计,读者总流通9.6万人次,同比增长21%;最高单日峰值1.6万人次,书刊借还量4.8万册次,同比增长21%。同时,馆内同步开放的14个展览也各放异彩,通过差异化内容供给,覆盖全年龄段读者,吸引观展人次6.6万。

诗章序曲,奏响阅读推广新乐章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双节同至,广西图书馆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奏响了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情感共鸣的华美乐章。

典籍焕新,情满中秋。中秋前夕,广西图书馆举办“典籍焕新 与你相‘阅’”——2025年“阿图家的中国节·中秋”暨“中华传统晒书节”游园会活动,同时拉开“晒书节”序幕。虽然阵阵秋雨,但如“阅”而至的读者超1500人次,共赴这场集好看、好玩、好礼于一体,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盛宴。

“典籍焕新 与你相‘阅’”——2025年“阿图家的中国节·中秋”暨“中华传统晒书节”游园会活动

童心迎双节,家国共团圆。在人民公园分馆,一场以“童心迎双节 家国共团圆”为主题的中秋国庆亲子文化体验活动温情启幕,在绘本故事的奇幻世界、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与游园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千余名少儿读者及家长欢聚一堂,共赴一场“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交织的盛宴。

“童心迎双节 家国共团圆”亲子文化体验活动

创意解锁古籍新读法。广西图书馆策划推出的《广西“籍”有趣》系列视频、“广西记忆”微展播,创意解锁古籍新读法,讲好新时代广西故事,在本馆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共吸引了超3.2万人次浏览,成为图书馆从“传统服务者”向“文化策源地”转型的新注脚,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

《广西“籍”有趣》系列视频


展览矩阵,解锁图书馆文化新玩法

广西图书馆精心打造了“本土原创+跨界联动+经典传承”的多层次展览矩阵,为读者打造一场可触摸的多元文化沉浸之旅,成为了城市文化供给的核心阵地。

原创展览彰显八桂文化。2025年重磅推出的“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从“历史传承”“多彩民族”“人杰地灵”“山水人文”“物华天宝”等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了广西文化脉络,让读者通过典籍领略八桂大地的深厚底蕴。同期展出的“石韵生辉 民族之光——广西人口较少民族拓片展”,展出京族、仫佬族、毛南族的珍贵拓片44件以及广西图书馆馆藏以京族喃字、仫佬族土俗字、毛南族土俗字书写的经书、歌书等古籍文献,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具象化呈现。此外,“乘着高铁·翻山阅水”原创主题展,以高铁为纽带串联广西山水人文,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地域文化体验。

石韵生辉 民族之光——广西人口较少民族拓片展

跨界联动拓展文化视野。广西图书馆积极探索跨界合作新路径,通过多元合作丰富展览内涵。“‘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摄影展”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翔实的资料,全方位展示了广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蒋仁润摄影获奖作品展”则从艺术的角度切入,通过镜头捕捉广西人民在生活中的精彩瞬间,用影像语言传递生活气息和人文温度。

时光的刻度·影像的叙事——蒋仁润摄影获奖作品展

史韵遗珍传承文化根脉。广西图书馆持续展出的文化瑰宝展陈,成为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支撑。备受瞩目的“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国宝级文化大展开展一年多来,热度不减,依然备受读者喜爱。“翰墨琳琅——广西珍贵古籍展”精选广西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84部古籍,以及部分馆藏珍贵古籍进行集中展示,让珍贵典籍走出库房,走向读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翰墨琳琅——广西珍贵古籍展

东盟雅韵各放异彩。“亲诚惠容 美美与共——馆藏东盟国家文献展”“‘探索东盟,邂逅多元之美’东盟文献展”以文献为媒,跨越了地理的界限。读者可以近距离感受东盟文化魅力,拓宽国际视野,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成果展”“‘四季童读’书目展”以及连环画展等展览,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矩阵的内容,精准地覆盖了未成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亲诚惠容 美美与共——馆藏东盟国家文献展


科技赋能,可触碰的文化新体验

广西图书馆依托丰富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巧妙运用多种前沿科技手段激活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一场可感、可触、可互动的全新文化体验盛宴。

“穿越”歌圩场景。“廖江竹枝词”沉浸式互动空间利用MR技术、多模态感知和光粒级3D动态渲染,打造出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读者触碰感应点,便可在光影声电的交织中瞬间置身原生态歌圩的热闹场景,感受晚清诗人韦丰华笔下 “三月三”壮乡民俗图卷。此外,展厅融入了VR、点触、体感感应等多种技术,让阅读成为“随时随地、因你而动”的文化体验。

“廖江竹枝词”沉浸式互动空间

典籍有“声”有“趣”。广西图书馆通过展览积极探索和实现“典籍活化”的成果。“广西十二世居民族智能交互屏”突出展示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多彩文化,通过复合式设计、响应式开发、云计算技术,聚合图书、期刊、音视频等馆藏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多模态数字阅读体验,一屏尽享广西特色民俗风物。历史名人互动墙、“典阅八桂”体感阅读、“一起做一碗广西米粉”互动游戏屏同步亮相,更有拓印体验设备供读者亲手制作“电子拓片”。丰富的互动形式,既能让读者于典籍中触摸传统文化的千年脉络,也能在智能交互中感受现代文化的鲜活气息。

广西十二世居民族智能交互屏

丰富的互动形式


旅途添书香,高铁读书驿站拓展服务新维度

在国庆节前夕,广西图书馆联合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联动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在全区14个高铁读书驿站共同举办“悦读享八桂 书香庆华诞”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约1.3万名旅客积极参与,让旅客在出行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书香氛围中传递家国情怀。

“悦读享八桂 书香庆华诞”主题阅读推广活动

全区14个高铁读书驿站化身移动文化阵地,通过“出行+阅读”的创新模式,将文化服务嵌入旅客出行场景,实现了文化供给和出行需求的深度融合。无论是高铁站内风格明显的阅读空间还是驰骋于山海间的“书香列车”,读者能够选择捧书阅读,也能通过“书香铁路·走读广西”小程序畅游电子书海。据统计,双节期间,14个高铁读书驿站累计接待到馆读者达4.6万人次。如今,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如文化使者般,将文化的种子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让书香随着高铁驰骋。

在数字赋能的时代浪潮中,广西图书馆以创新为翼,从阅览空间的优化到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从典籍活化的实践到科技赋能的探索,在双节期间,精心描绘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画卷,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图书馆的初心使命。未来,广西图书馆将笃行不怠,让书香常伴、文化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