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古壮字大字典》新书发布会暨“壮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古壮字”专题讲座
主讲人:蒙元耀 黄凤显 陆晓芹
时间:2024-04-26
讲座类别:经典阅读
浏览: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有了文字,人类就可以记录世世代代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将认识周边世界的各种知识传给后辈,从而减少后辈重新探索、重复劳动的艰辛。历史上,壮族地区曾流行使用一种文字,因未经统一规范,故俗称“土俗字”“方块壮字”,壮语叫 Sawndip。为了区别于新创制的拼音壮文,人们又称之为“古壮字”。古壮字是壮族及其先民在学习和掌握汉字的基础上,仿照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造方法创制的一种民族文字,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的典型例证。2024年4月19日(周五)下午的“八桂讲坛”,将带您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古壮字这个历史文化的宝藏,探寻她的起源、演变历程、特点、功能等,感受她所承载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
主讲人:
蒙元耀,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壮侗语族语言文字、民族古籍、壮族古文字、民族植物文化、壮汉双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壮族伦理道德传扬歌研究、骆越语言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壮汉同源词研究》《远古的追忆》《壮族古籍与古文字》等,合著《古壮字大字典》。
黄凤显,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兼附中校长,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著有《屈辞体研究》《楚辞注释》等,主编《坡芽歌书》《弄洛图符九歌》等。
陆晓芹,民俗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歌唱传统、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