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
img
.
  • 云游广西·柳宗元与醋血鸭 打开

    在桂林的全州一带,逢年过节或请客时,餐桌上端上一盘醋血鸭才算得上是隆重,通过讲述“全州醋血鸭”的起源和演变,从中穿插被贬永州(今全州)做司马的柳宗元游玩至农户家,主人杀鸭招待,他知道百姓总将鸭血弃之不食,甚为可惜,便叫主人家把鸭血倒进醋里,进而发明醋血鸭的故事(柳宗元祖籍山西,喜食醋)。同时,拍摄全州醋血鸭的食材文桥鸭的特点、醋血鸭传承人蒋福财制作醋血鸭的历史及其方法等,展现全州人民的餐桌文化,演...
    浏览:39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多元融合的民族关系 打开

    柳州地处桂中,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苗、瑶、侗、仫佬、满、回等48个民族成分。2005年,柳州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91.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7%。少数民族人口中有12%居住在市辖区,88%居住在6个县。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使柳州各个少数民族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形式各异、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既是少数民族间相互区别...
    浏览:402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柳州的民族概述 打开

    柳州是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城市。境内民族除壮族大聚居外,汉族、仫佬族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其他民族多为杂居和散居。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聚集在郊区和柳江、柳城两县。壮族是世代居住柳州城乡的土著民族。汉族自秦以后陆续从中原和邻近省份迁入。回族则自明末清初迁移来柳。其他少数民族或为世居,或自外地迁入。
    浏览:61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柳城牛腊巴 打开

    牛腊巴的由来源于当地人对食用牛肉独有情钟,吃法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牛腊巴”的吃法很盛行。平时的宴席、接待贵客更是少不了牛腊巴。传说柳宗元“酒醒不见牛腊巴”的典故在当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牛腊巴为祖传手艺秘制,历史悠久,选用本地四十八弄大山里优质黄牛膘腿肉,采用天然香料腌制,经土窑明火烘烤后再用优质天然茶油炸制而成。产品风味独特,香酥味醇、令人回味无穷。其独特的风味也赢得了...
    浏览:51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融安芙蓉酥 打开

    融安芙蓉酥,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其色泽金黄、香酥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过上百年的打造,现已成为融安独具特色的传统“四大名菜”之一。2011年被列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融安芙蓉酥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一个美丽的芙蓉酥传说在桂北地区广为流传。相传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桂林皇城御厨廖武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叫阿莲,因家境贫寒,被逼来到长安当一名歌舞女。阿莲长得闭目羞花,被称“赛芙蓉”。...
    浏览:44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酸笋黄豆船丁鱼 打开

    酸笋黄豆船丁鱼是柳州的传统风味美食,船丁鱼是一种总在船只周围游走的小鱼仔,并且长得像造船用的钉子,因而得名。也有一些餐厅叫这道菜为黄豆酸笋焖鱼仔。将炸至酥脆的小黄鱼与酸笋、黄豆一同炒制,酸辣可口,非常美味。
    浏览:480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螺蛳全家福 打开

    螺蛳全家福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柳州人的态度!螺蛳全家福里各式各样的配菜包容在一个煲里也不仅仅是美味,也代表了柳州的文化,柳州人民的热情和包容性!
    浏览:406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一碗米粉的网红逆袭之路 打开

    螺蛳粉,曾是南方小城——柳州街头一种普通的小吃。如今,它“穿”上包装袋,走南闯北,红遍全国各地;“搭”上电商车,漂洋过海,畅销异国他乡。
    浏览:39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柳城云片糕 打开

    广西柳城云片糕产于柳城县凤山镇的著名特色小菜,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已开始生产的云片糕。柳城云片糕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品在明代时期已负 盛名,到清朝乾隆年间逐步发展成为柳城名牌特产,列为贡品之一。
    浏览:37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壮族在柳州 打开

    壮族由百越族群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即与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同源于古代越人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狸”、“獠”、“狼”、“土”等,南宋时始称“僮”、“僮丁”,明清时与“狼”、“布依”、“布土”、“布沙”等并称,其中操北部壮语方言的壮族(含柳州壮族在内)自称“布依”,意为“越人”。
    浏览:406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三月三”歌圩节》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三月三”歌圩节》 打开

    农历三月初三,也叫“三月三歌节”或者“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三月三”,广西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歌墟以及各种少数民族文体活动,届时整个广西都会变成山歌的海洋,狂欢的盛会。《山歌唱响“三月三”》通过介绍柳州鱼峰山小龙潭、江滨公园等歌会的盛况以及“三月三”节日由来的传说,展现了“三月三”的节日文化、民歌文化,对 “三月三”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意义。
    浏览:57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山歌唱响“三月三” (壮族) 打开

    农历三月初三,也叫“三月三歌节”或者“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三月三”,广西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歌墟以及各种少数民族文体活动,届时整个广西都会变成山歌的海洋,狂欢的盛会。《山歌唱响“三月三”》通过介绍柳州鱼峰山小龙潭、江滨公园等歌会的盛况以及“三月三”节日由来的传说,展现了“三月三”的节日文化、民歌文化,对 “三月三”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推...
    浏览:39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马骨胡篇——壮乡乐魂》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马骨胡篇——壮乡乐魂》 打开

    广西德保县孕育了一种特殊的马匹德保矮马,是世界上稀有的优良马种。而走出德保的不止有矮马,还有一种乐器——马骨胡。马骨胡历史悠久,是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本片将展现马骨胡美丽的传说、制作工艺、改良发展、演奏技法等,带您了解马骨胡的前世今生。
    浏览:47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啵咧篇——壮乡啵咧》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啵咧篇——壮乡啵咧》 打开

    1985年春节,由作曲家李延林作曲的《壮乡踏歌行》在广西电视台首次直播演奏,这次的演奏让人们认识了这首曲子,同时也认识了一种乐器——啵咧。啵咧,方言称为“bi lie”,是壮族民间簧振类气鸣乐器。本片以对乐器的改良、传承为主线,讲述啵咧从发现到改良发展,介绍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技法等,展现了啵咧独特的艺术魅力。
    浏览:2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夯土壮寨 田园居所——古民庄》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夯土壮寨 田园居所——古民庄》 打开

    古民庄,一座以传统夯土建筑为主体的壮族村寨,常常让人想起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居景象。古民庄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的理由是,其拥有广西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壮族夯版筑建筑群。现存110多座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的夯土古民居,其中57座建于清代,44座仍然状况良好。
    浏览:3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壮族) 打开

    忻城莫氏土司衙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壮族土司建筑群,人称“壮乡故宫”。反建筑规制是其最大的特色,建筑坐南朝北,处处显露出“土皇帝”建筑特色。整座衙署由衙署、祠堂、代理土司官邸等建筑组成。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在壮族地区颇具代表性。它在沿袭、土地制度、赋税、教育文化、军事、司法等方面反映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浏览:32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2.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服饰》

    2.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服饰》 打开

    每到“三月三”这样的重要节日,壮族群众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装,寻歌踏舞,共同欢庆,淋漓尽致地展现壮族文化。讲起壮族服饰,可能有人会想到剧目《八桂大歌》里的那些华贵绚丽的服装,也有人想到百色那坡 “黑衣壮”的古朴壮观。《壮族服饰》介绍了传统壮族服饰的特点,即风格比较朴素,颜色主要有蓝、黑、棕三种,款式以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片中还介绍了黑衣壮的来源、特点,服饰的制作过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壮族服饰也在从古朴走向华贵,从简约走向繁复。但无论形式上怎么改良、变化,服饰里蕴含的民族文化依然在传承。
    浏览:30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柳江的特色节日(壮族) 打开

    柳州市柳江区是壮族与客家人聚居地,因为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们过的节日以及庆祝方式也与其他地区不一样。柳江区坊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自古就流传有一句话,“男人望过节,女人望坐月”,可以说是民间习俗使然。壮族的节日,一年四季有十二个:春节、元宵、二月二的祭祖与春社、三月的清明与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晒书节、七月半“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和秋社、以及之后的冬至。虽然有很多节日与...
    浏览:40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壮族》 打开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河池市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壮族》专题片以记录河池市东兰县长江乡文雅屯壮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主,反映河池市境内的壮族文化,主要包括壮族富有原生态性的民族服饰、建筑、饮食、山歌、节庆等,表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传承和发展壮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浏览:27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苗山深处的壮族乐器朋荜(壮族) 打开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区域,除了苗族以外,瑶、侗、壮、汉等民族也在此地繁衍生息。距离融水县城61公里远的大浪乡,主要以壮族人口为主,保留了不少壮族传统文化。例如,这里的壮族群众非常喜欢演奏传统乐器朋荜。朋荜相传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最初是大人用禾杆制作成玩具,给小孩在田边吹来玩的,后来发展成大人也一起吹奏的一种乐器,而且制作材料也由禾杆变为了竹竿。现在一套完整的“朋荜”乐器共有八种,有单独制...
    浏览:35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河池铜鼓习俗(壮族)》

    云游广西·壮乡风情《河池铜鼓习俗(壮族)》 打开

    壮族的铜鼓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河池铜鼓习俗》聚焦广西西北部尤其是红水河流域的铜鼓文化,包括铜鼓的作用、铜鼓的种类、铜鼓的演奏方法以及铜鼓文化在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内容,涉及与铜鼓文化有关的各种民族节庆活动,体现铜鼓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与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呼吁人们重视对铜鼓文化节的保护与传承。
    浏览:4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7-12 更新:2023-07-12 共1图

  • 【云游广西】神秘坳瑶 鼓不离舞——下古陈村 打开

    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南部约二十八千米的下古陈村,是一个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古老村寨,这里是瑶族直系之一坳瑶的传统聚居之地,有广西唯一的坳瑶博物馆之称,是我国乃至世界瑶族研究的重要基地。
    浏览:412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云游广西】】百年龙腾 古宅风情——龙腾屯 打开

    龙腾屯位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七建乡,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因村后东西面的山上长满了一片片像龙鳞一样的石片,登高远眺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故而得名龙腾屯。
    浏览:35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云游广西】奇巧险峻圣堂山 打开

    金秀瑶族居民心中仙家之地——圣堂山,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圣堂山,是一幅峰林万里的巨幅画卷,有着集峰林,峰柱,石林、峡谷、幽谷等奇特景观于一体的砂岩峰林地貌,也是广西最大的植物基因库。在圣堂山顶经常可见山腰间雾游云涌,飘然四溢,像瀑布,似海潮,宛如天上人间,令人“愿作圣堂人,不愿作神仙”。每逢春夏之交,有万亩杜鹃林争相开放,山顶的南方千年铁杉,山间瀑布轰鸣,是一个不可多得人间盛景。
    浏览:34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瑶族在柳州 打开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广泛分布在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体在中国,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根据2010年第...
    浏览:36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锦绣布衣诉芳华 打开

    600多年前,瑶族中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山子瑶、盘瑶五大支系迁徙到金秀境内的大山后,为区别于其他支系和外族,智慧的瑶族先民便在服装、挂件、饰品上绣上代表本族特征的花纹和图案。五色龙犬盘瓠是瑶族的守护神,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服饰就巧妙地模拟了龙犬,成为瑶族服饰中最为显著的民族特点之一。金秀瑶族服饰色彩斑斓的图腾背后,是一部民族的史书,承载着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历史和信仰。
    浏览:33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3-04 更新:2022-03-04

  • 苗族在柳州 打开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
    浏览:36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巧手银匠马贵兵(苗族) 打开

    苗族人佩戴银饰历史悠久,作为苗族民间工艺之一,苗族银饰已经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植根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定情信物是银饰,嫁妆聘礼有银饰,周岁贺礼、辟邪驱鬼还是银饰,就连祝寿、送葬统统有银饰。苗族银饰可以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大多是由苗族男性银匠精心做成的。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显富。如今,很多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器流水线所取代,不过,总还有一些人仍然在坚守,并赋予传统...
    浏览:39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香粉十六赶坡会(苗族) 打开

    坡会是苗族同胞每年都要举行的盛大节日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每年大大小小的坡会加起来有近百个,大部分集中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之间。《香氛十六赶坡会》拍摄的是融水县香粉乡的十六坡会,也叫香粉古龙坡会。这一天,方圆十里的苗哥苗妹盛装出席,他们会拿着芦笙,提着鸟笼,牵着马匹,打着花伞,这一天是他们最盛大的节日。在香粉古龙坡会上,除了可以欣赏苗哥苗妹吹芦笙、跳踩堂舞的民族风情,还可以看斗马。...
    浏览:1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3-12-25
  • 云游广西·飞针走线绣 人生(苗族) 打开

    苗族服饰上的刺绣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苗绣构图饱满、纹样古朴、色彩艳丽,是柳州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又被当地人称为剪纸绣,有绣、插、捆、洒、点、挑、串等不同针法,什么图案用什么针法也有很多讲究。苗族的服饰在领口、披肩、袖口、下摆、包边还有裙子上都要绣花,再加上百褶裙,一整套衣服做下来,要花四五年时间。每个苗妹出嫁时总要穿上一套自己亲手绣的盛装,她们从十四岁开始,就要不停地绣,否则...
    浏览:36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神秘的芒蒿节(苗族) 打开

    芒蒿节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统“节日”。“芒蒿”是苗语译音,“芒”是面具之意,“蒿”指神灵。“芒蒿”是当地民间传说中能驱除魔邪、带来吉祥的神灵。每年的正月十七,融水苗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汇聚一堂,举行芦笙踩堂等文化活动,到处充满节日的气氛。中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弥足珍贵,融水苗族“芒蒿节”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神秘的芒蒿节》通过介绍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芒蒿节”的一系列精彩活动,展示了苗族“芒蒿节”...
    浏览:52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苗山深处过苗年(苗族) 打开

    苗年,就是苗族过的节日,苗年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融水各个地方过苗年时间并不一致,杆洞一带是十一月当中,村和村之间也会在不同的时间过苗年。 过苗年除了时间安排在春节之前外,内容也独具苗家的特色,大家围着火塘吃着别有风味的菜肴,品尝着醇香的美酒,庆贺这好年头。饭后,人们来到村口的梯田边,兴高彩烈地观看斗牛等活动。看完斗牛等活动后,大家拥向晒谷场,一群苗族青年吹起悠扬的芦笙,围着场子转圈,吹奏的队伍越...
    浏览:48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融水苗族蜡染(苗族) 打开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就掌握了蜡染技术。史书上曾有“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的描述,这种蜡染布也叫做“阑干斑布”。到了明清时期,蜡染已经盛行于广西大苗山村寨,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的代表。但是在今天的融水,能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已经所剩无几,苗族蜡染也成为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外人难得一见。《融水苗族蜡染》通过介绍融水苗族蜡染的传承人—...
    浏览:46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5 更新:2022-02-25

  • 云游广西·融水县侗族村寨的炮楼群(侗族) 打开

    柳州是个少数民族地区,在桂北大山深处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散落分布着瑶族、壮族和侗族等民族。有些隐居深山的族群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基本都居住在吊脚楼里面。但是在融水拱洞乡平卯村的吊脚楼间,却矗立着12栋炮楼,在这个侗族山寨里显得非常抢眼。本片介绍了融水县拱洞乡平卯村百年炮楼群的历史来源、外观、内部结构、用途,以及如今生活在炮楼群人家的生活状态。在交通不便的苗山深处,在以吊脚楼为主的侗寨村落,平卯村能建...
    浏览:40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侗族大歌 打开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以往侗族孩子从很小时便进入歌班学习,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班,...
    浏览:2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8-31 更新:2023-08-31
  • 云游广西·造楼高手杨求诗(侗族) 打开

    侗族风雨桥、鼓楼的建造过程不像其他所有工程一样,得要有设计图纸,然后工人按图施工。而侗族工匠不需要任何图纸,就凭祖传的技艺,几根木片和几把木匠工具就把一座座鼓楼建起来,这种高超而又神秘的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造楼高手杨求诗》讲叙的是一位侗族工匠杨求诗传承造楼技艺的故事,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和记录,展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风采,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推动作用。
    浏览:40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 打开

    这里是一个侗族纯民俗文化的体验地,一个世人寻梦的心灵家园,一个被文人墨客描绘为诗境家园的休闲胜地,这里就是被称为“世外桃源”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侗族八寨景区。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内,距三江县城19公里,是广西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柳州、桂林大旅游圈侗族风情旅游的代表景区。
    浏览:2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8-31 更新:2023-08-31
  • 云游广西·三江侗族刺绣(侗族) 打开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刺绣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最能体现侗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侗族刺绣主要有侗族妇女穿着的衣服、头巾图案、妇女胸兜、婴儿背带、布花鞋、鞋垫、烟袋、挎包刺绣等,内容相当广泛。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依预先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和文字。侗族刺绣于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
    浏览:447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打开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三江侗族木匠经纪人杨怀素,长期在三江县内外承接新建木构建筑工程,参与广西很多具有社会效益的项目,带动一批侗族木匠传承和发扬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从而脱贫致富...
    浏览:367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桂林侗族草狮舞 打开

    狮舞起源于汉族民间舞蹈,也叫“狮子舞”“狮子灯”“舞狮”等,在全国各地流传已有1000多年,历史久远,形式简朴,舞姿生动,造型夸张华丽,配以喧天鼓乐,既能抒发欢快喜悦的情绪,又有消灾辟邪迎吉祥的寓意,是在年节、喜庆活动中经常表演的一种道具舞。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狮舞,如桂林地区侗族的“草狮舞”,既有受到汉族狮舞影响的痕迹,也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和浓郁风情,风格独特。它是侗族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舞蹈,...
    浏览:23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8-31 更新:2023-08-31
  • 云游广西·侗族花炮节 打开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据今约有数百年的历史。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一般于春节或三月三歌节在旷野举行。但以春节为最多,秋季次之。节间,参加人数少者上千,多者数万。 谈到侗族花炮节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聪明又勇敢的侗族姑娘,在河边见到一条水蛇在吞噬一条小鱼,她果敢的用木棍将水蛇大打死,就剩下了生命可危的小鱼,第二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这位姑娘来到河边洗衣服...
    浏览:24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8-31 更新:2023-08-31
  • 云游广西·三江侗布(侗族) 打开

    侗布是侗家男女最喜爱的衣料之一。"侗布"就是用自家织好的棉布经蓝靛、白酒、牛皮胶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晒、槌打而成。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侗布"非常珍贵,侗族人民除了自己用外,还作为婚嫁馈赠的最佳礼品。染制侗布亦成为侗族文化的千年瑰宝和侗族妇女夏日的“必修课”。《三江侗布》通过介绍三江县良口乡产口村的侗族妇女制作侗布的故事,展示了侗布的独特魅力和侗布制作技艺的繁复高超,体现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和民...
    浏览:412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三江侗族刺绣技艺 打开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手工艺侗绣以侗族黑色土布为底版,手工施针,图案精美,色彩斑斓,蕴含着深厚的民族风情,是侗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三江县同乐乡同乐村侗绣已有数百年历史,覃奶时清、杨甜、韦清花婆媳一家,都是重要侗绣传承人,三江侗绣博物馆就建在覃氏家庭的木楼中。近年来,三江同乐苗族乡相继成立三江侗绣博物馆及侗绣协会,利用这些侗族刺绣传承基地,保护、传承、发展侗绣,建立公司+基...
    浏览:38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三江马胖鼓楼(侗族) 打开

    鼓楼是中国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三江县马胖村的马胖鼓楼。卯榫结构是马胖鼓楼最精湛的建筑技艺,整座鼓楼,没有使用一颗铁钉,也没有使用木楔,全部采用卯榫、木栓连接,建筑结构十分精巧。马胖鼓楼作为侗族鼓楼文化的代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在侗族文化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突出。
    浏览:43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侗族在柳州 打开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
    浏览:401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苗山深处闹婚礼(侗族) 打开

    《苗山深处闹婚礼》介绍的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安全村的一对年轻人的婚礼。虽说是在苗山,但是新人双方却都不是苗族。新娘是侗族,有“夜娶”、“夜嫁”的习惯,而且哪天出嫁,日子也有讲究。而新郎是客家人,也有客家人的婚礼习俗。两个民族,各有习俗,于是婚礼便按双方的习俗同时操办起来。《苗山深处闹婚礼》将侗族婚俗、客家婚俗同时再现,十分精彩,同时也展现了多民族风俗礼仪文化,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
    浏览:382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云游广西·侗族在南宁 打开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普遍。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侗族很早就同汉、壮民族交往, 与壮、苗、...
    浏览:25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3-08-31 更新:2023-08-31

  • 汉族在柳州 打开

    民国《柳江县志》稿记载,汉族居民来源和分布的大致情况:操百姓话的来自柳 城、融县两地,散居于中区沿河两岸。客家人源于广东,散居中、一、五区。福建人散居四区及附郭北门外为多。湖南人散居城市及附城地方。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并派兵驻守。同时还从中原迁来一批汉人“与越杂处”(出自《史记•南越列传》)。这些最初定居桂北的汉族人有可能迁入柳州。
    浏览:369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回族在柳州 打开

    族是境外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与当地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女子通婚后形成发展的一个新兴民族。元代,有回族人来到了广西和柳州。《柳州府志》记载:“柳州路……元制以蒙古人为达鲁花赤,……其知州、知县以汉人为之,而章印掌于达鲁花赤,其同知则以回回人为之。”
    浏览:508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柳州的其他少数民族 打开

    柳州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壮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原居民族,分别源于先秦百越之地不同的越人支系。柳州居民的民族构成达30余种。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48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除了上述提到的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柳州还居住有满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浏览:3296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 仫佬族在柳州 打开

    仫佬族,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浏览:400 编辑:公数中心 录入:2022-02-24 更新:2022-02-24

日访排行
周访排行
月访排行
年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