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

广西积极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培训

发布时间:2015-01-16分类:工作动态责任者:浏览:

分享到:

参加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是古籍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解决广西古籍保护、鉴定、修复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年内,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培训安排,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组织自治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广西师大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大学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积极参加第三期全国珍贵古籍数字化培训班、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管理人员研修班、第十六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第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提高班、第九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等9批次的培训,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9人次。通过培训,全区古籍保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水平得到了系统而显著的提高。

以第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提高班为例,广西派出桂林图书馆何志刚、广西博物馆杨洪飞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对书画装裱、古籍修复管理、古纸分析、古籍防虫杀虫技术等有了充分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古籍修复的能力。结业典礼上,桂林图书馆何志刚还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做了学习总结发言。

在第十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广西精心选派了6家单位参加培训,包括有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3家高校图书馆和自治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3家公共图书馆。此次培训由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领域一流古籍保护专家学者授课。开设的课程以版本鉴定为主体,涵盖了各时代古籍版本鉴定、活字印本的鉴定、域外汉籍的鉴定、石印本的编目与鉴定、古籍书志编纂、古籍保护等各个方面。培训使学员们掌握了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岗位能力,同时还为全国的古籍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通过集体生活、集中培训,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不同系统、不同单位之间古籍工作者的沟通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