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2分类:媒体报道责任者:ly浏览: 次
来源:广西日报 时间:2021年11月20日 记者:秦雯
https://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11/20/804350.html?isshare=1&_t=1637407106
为全面展示广西古籍保护工作的成果,推介优秀传统文化,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成立90周年,11月16日至12月19日,广西图书馆举办“芸帙叶香——广西壮族自治区藏国家珍贵古籍展”,集中展示广西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84部古籍(其中汉文古籍53部,民文古籍31部)。
古籍是指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书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珍贵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本次展览是广西近年来举办的古籍展中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一次展览,展出的古籍书影宋、元、明、清各代皆备,版本形制有写本、抄本、稿本、刻本、套印本等,极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广西图书馆特别展出了本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9部古籍珍本真迹。这些深藏高阁的民族文化遗产平时被精心保护着,如今读者难得有机会近距离一睹真容,仿佛穿越千年时空,拉开一场与古代先贤智慧的交流对话。
11月20日上午,广西图书馆还举办了雕版印刷体验活动,观展读者纷纷排队动手体验这一古老的印刷术,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书卷,更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广西图书馆共收藏古籍12万余册,其中善本5818册,400余种,内容涉及理学、音韵学、史学等,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成立90年来,扎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在古籍普查与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整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目前广西已有4家古籍收藏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8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蓝凌云介绍,目前广西评选了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4个、珍贵古籍372部,初步建立了古籍分级分类保护和科学修复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