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媒体报道

[人民网]逛展去!一起看石刻里的民族史诗

发布时间:2025-10-13分类:媒体报道责任者:浏览:

分享到:

展览现场。广西图书馆供图

展览现场。广西图书馆供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石头以其不朽的质地,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印记。“石韵生辉 民族之光——广西人口较少民族拓片展”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分为“海韵京石”“石载仫佬”“毛南石魂”三大版块,宛如三部石刻的“民族史诗”。展览共展出44件珍贵拓片,“于公旧治”摩崖石刻铭刻着仫佬族人民对“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深刻纪念,“谭家世谱碑”记载了环江地区谭氏毛南人的迁徙情况及发展经历,还有散落在各民族村寨的判词碑、乡约碑、造桥修路碑等,如同一扇扇窥视历史的窗口,清晰地记录了各民族的传统村规、社会秩序和民风民俗。

读者正在观展。广西图书馆供图

读者正在观展。广西图书馆供图

与石刻交相辉映的是各民族留存下来的珍贵典籍。展览配套展出了以京族喃字、仫佬族土俗字、毛南族土俗字书写的经书、歌书等古籍文献。这些独特的文字系统,记录了淳朴的民间宗教仪式和古老传说。展览恰与国家开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相呼应,共同致力于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些曾经口耳相传的神话、歌谣、传说,如今通过数字化手段与金石碑刻的文献相互印证,共同构建起更加完整的民族文化记忆。

展览突破传统的“橱窗式”展示,打造了一场充满创意的文化盛宴。展厅设计融入了丰富的民族元素——京族的礼帽、仫佬族的织布、毛南族的傩面和花竹帽等民族符号,转化为空间的艺术表达,打造出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互动体验区。广西图书馆供图

互动体验区。广西图书馆供图

展览的创新亮点更体现在纸质与数字体验的巧妙结合:通过拓印体验设备,观众可参与互动游戏,亲身体验金石拓印“清理—上纸—敲锤—上墨—揭取”的全过程,亲手制作一张“电子拓片”;观众轻触听音设备按钮,即可聆听广西图书馆采集到的珍贵原生态民歌;展厅中还播放了相关专题纪录片,观众可驻足观看影像,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近年来,广西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致力于传播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馆藏文献、优质的数字资源、创意的展览方式,为读者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特展和阅读推广活动。本次拓片展是依托各方面文化资源打造“出圈”特展的又一次创新尝试,将会围绕碑刻传拓、民族文化等推出一系列展览衍生宣传活动,让读者在书香中触摸八桂大地的文化脉络,以阅读为纽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注入文化动力。(广西图书馆)

(责编:朱晓玲、许荩文)


原文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5/1011/c390645-4137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