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4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bgsbgs浏览: 次
2017年7月27日,由广西科协举办的“2017年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管理人员培训班”在美丽的滨海之城北海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学员来自全区14个地市科协单位、126家区级科普教育基地、24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140余名科普工作者。我馆学会办公室郝丽艺及阅读推广部陈建红参加了本次培训。
广西科协副主席何求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云项目经理刘菲菲作了“科普中国资源落地应用”专题讲座。刘老师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经验,详细介绍了新媒体软件搭载科普信息的传播方式,图文并茂的展示了科普中国APP、基站、科普中国e站、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方法,指出人人都可以成为科普员,使科普知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科普难,难在“最后一公里”的基层。江苏联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楠博士从“创新发展的战略”出发,阐述了科普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探讨了“+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并提出利用“互联网+科普”平台走好“科普中国”“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解决方案。首先,利用“互联网+科普”信息平台,整理归类各类科普数字资源,把科普知识由传统单项推送变为共享平台多项推送。其次,利用“互联网+科普”信息平台,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群众聚集地设立电子屏,将有关科普数字资源滚动式、互动式播放,让广大基层群众能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科普资源、阅读科普内容,真正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普实惠,这是走完科普“最后一公里” 的现代化方式。
荣获“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的南宁海底世界和柳州园博园相关人员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情况。培训期间,培训人员还考察北海海洋之窗和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区两个科普教育基地,实地了解各自科普基地建设情况。培训学习和考察,为我馆科普基地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不少参考和借鉴经验。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的兴起和发展,科普作为公共图书馆一项教育职能,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广西图书馆拥有良好的网络平台、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专业人员和宣传渠道,我们能够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影响力,结合图书馆阅读推广业务,将科普阅读及科普教育平台延伸到基层,从而在促进科普服务的公共性、公平性、群众性和长效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