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7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bgsbgs浏览: 次
2018年7月9日至13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图书馆信息组织和资源建设研修班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朱强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仲岩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及业务骨干约100人参加了培训。我馆采编中心副主任许凌艳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2018年是《公共图书馆法》的宣贯年和实施元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研修班邀请了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柯平教授,对《公共图书馆法》中有关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进行解读。柯平教授首先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意义和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与政府责任,再从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范畴、文献信息收集、加工、保护和处置制度、出版物交存制度、古籍保护、数字资源建设等十三个方面,对涉及文献资源建设的条款进行一一解读。柯平教授的解读,强化了采编馆员依法治馆的理念,进一步明确文献资源建设的法律要求,为今后的采编工作指明了方向。
研修班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系教授刘兹恒,做了题为“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建设在图书馆中的地位、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的关系、读者决策采购、特色资源、开放存取、储存书库及信息资源建设发展方向等九大方面。数字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围绕“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阅读推广”,从数字图书馆尚未成功、尚在探索和数字阅读推广潜力无穷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困境和未来发展模式。认为目前还没有找到一套最优的或标准的模型和方法用以指导数字馆藏发展,数字资源建设困境依然无解。刘炜老师从读者、图书馆、出版社或发行商三个角度,提出理想的电子书借阅模式;通过“下游突破、中游整合、进军上游”等方法突破数字阅读模式,展望数字阅读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教授初景利,则对图书馆采编人员如何提升学术水平进行详细讲解,从为什么要研究与写作、论文与课题选题策略、课题申请策略、论文写作过程、期刊投稿策略五大方面,为大家指明了开展科研的方法、态度和策略,并提出了10个具体的选题建议。业界专家们的讲授,既有理论前沿,也有实践指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提升了学员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分组座谈交流会上,各小组就 “图书馆采访与阅读推广经验及案例”“如何发挥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学员们还就各馆采编概况、实践经验、工作疑点和难点、未来发展的方向等等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从国家图书馆宏富的典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本期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互动答疑、座谈交流、经验介绍和现场教学,学员们虚心学习,认真听讲,加强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掌握了图书馆信息组织和资源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