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南宁晚报》:著名诗人黄芳分享创作故事 曾在鞋带上写诗

发布时间:2019-11-12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南宁晚报》 李宗文  2019-11-09 


9日,悦心·读书会在广西图书馆举行。当期主推诗人黄芳和图书《听她说》。在让隐喻开口说话:——从黄芳诗集《听她说》看自我镜像化的诗歌写作"主题讲座中,黄芳和评论家王迅与读者共同分享了创作中的故事。

黄芳是中国作协会员,曾获多项文学大奖。《听她说》收录了黄芳近作121首。这些作品,有现实生活的记录,也有高于生活的抵达或虚拟抵达,有疼痛忧患也有细小感念。

黄芳分享了她的人生故事。她自言从小对一些事物比较敏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她的诗人气质。她九岁时,从天井看黄昏降临,夜色渐浓,有一种无端的凄凉。每到黄昏下雨,她还问妈妈,下雨了,鸟儿怎么办?黄芳的爸爸也爱写作,对她写作影响很大。爸爸写得很快,一个晚上能写一个剧本。于是,黄芳冲好茶,坐在一边等爸爸写剧本,她回忆说,这真是挺难得的幸福。黄芳的爸爸不抽烟不喝酒。只爱写作的他一生写了63个剧本,写好了就请族人来演。我曾着手帮父亲整理打印这些剧本的手稿。然而,稿是用毛笔手写的,比较乱,还有用壮话标的,看不懂。我父亲是2016年发现肺癌。父亲走时,我只打印得一小捆手稿。没想到父亲走得太快,给我的时间只有8个月。黄芳遗憾地说。

黄芳称自己一辈子能做的事就是写诗。她还曾问女儿说,不写诗怎么办?她是个一出门就迷路,一见数字犯晕的人。上学时,数学老师嘲笑,因为她只考9分。语文老师说,黄芳不会走与数字有关的道路。数学老师于是反问,黄芳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老师回答,会过舒服的生活,反正数字对她没影响。黄芳还透露,就算走在上班路上,她也会写诗。有一次,在桂林生活工作的她走在漓江的大桥上,突然想起几句诗,于是解开自己的两根白色鞋带把诗记录下来。她还曾在半夜,摸黑写。写了后第2天,发现写得还可以,没因为因光线太暗敲键盘把字打重复。我随时随地可以写诗。"黄芳说。

提及书名《听她说》,黄芳说她看过一部电影《对她说》,男主人公对植物人女友说话,说的内容毫不隐瞒,不管她听得懂没有,都是带着丰富表情地说。男主人公还帮女友找来偶像的签名,似乎只要签名到了,女友马上会坐起来。整个故事看起来绝望,但很温暖。黄芳解释说,《听她说》,也可理解为听任何一个人说,听万物说。担任主持的王迅说,此次讲座主题让隐喻开口说话,是对大白话诗的抵制。大白话诗有多少文化底蕴?希望读者今后读到更多有文学力量的诗。

  • 导读嘉宾黄芳介绍作品创作心得
  • 活动现场一
  • 活动现场二
  • 书友朗读诗作一
  • 书友朗读诗作二
  • 诗人向我馆赠书
  • 书友交流阅读体会
  • 现场热烈交流
  • 签名留念
  • 合影留念
  • 媒体报道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