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新闻动态

期刊导读| 2020年2月电子期刊导读: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0-02-13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bgsbgs浏览:

分享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本期导读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为主题,让我们共同感悟传统文化之美,领略中华文化风采,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1.《中国钱币》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外借号:F35



《中国钱币》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学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国性钱币学、货币史专业学术刊物。该刊内容以中国钱币为主,涉及古今中外钱币学货币史方面的内容,其主旨在于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和信息、传播钱币知识的园地。

特别推荐:《明墓压胜钱研究》  2019年第5P26      

压胜钱,又叫花钱、瘗钱,是带有吉祥、压胜性质文字或图案的非流通货币,它是对钱币的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文化和宗教因素进行加工创作,是古代钱币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压胜有震慑之意,故压胜钱在墓葬中起辟邪祈福之功用。压胜钱的种类繁多、题材多样,时间跨度大,数量也较为可观。本文主要对明代墓葬压胜钱上的文字、图案进行研究,进而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民俗信仰的密切关系。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22c1d32e3b34e43e8f2d3e36e7252056


2.《敦煌研究》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K87-06/08913

《敦煌研究》内容涉及敦煌学的所有专业,除了对敦煌学领域,还对中国佛教考古、美术史研究、历史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民俗学、古代科技、音乐舞蹈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推荐:《敦煌五代时期僧尼供养像服饰研究》  2019年第5P52       

本文主要是对敦煌五代时期具有鲜明特征的僧尼供养像服饰进行研究。通过简述僧尼供养像服饰的概况,并分析个案,阐明五代时期僧尼服饰所反映的佛教传统和世俗化倾向。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万方数据)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6a73184b2d6d83c41f2c809caaf0d9cb


3.《明清小说研究》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I207.4/67359

《明清小说研究》创办于1985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明清小说研究专业期刊。该刊主要发表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兼发相关的古代白话、文言小说的论文,尤其注重发表在材料、观点、方法上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特别推荐:《从“白蛇传”故事探究明清江南大运河两岸城镇的社会生活》  2019年第4P45

根据明朝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作者展开了一幅江南民俗风情画:从小说中许宣“夜航”的情节,揭开了明清时期桑蚕业“地多植桑”“一邑无虑数十万株云”的繁荣景象。桑蚕业催生的桑叶市场中,当天采摘的桑叶最上等,所以运输桑叶的船必须连夜航行,运往集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船家即使知道夜间行舟不太安全,也要夜航。本文从许宣开生药铺颇有盈利,推断当时的药材业利润极高,大运河周边药材交易十分繁忙,又从小说中描写的苏州承天寺举办的庙会,看到商业气息浓厚的庙会文化。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万方数据)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f58535c94b81684fe39aa0f25076cc6d


4.《杜甫研究学刊》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I206/44531

《杜甫研究学刊》为杜甫研究提供园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诗圣杜甫及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满足广大杜诗爱者欣赏、学习杜诗的需要。

特别推荐:《杜甫仁爱情怀的世界性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2019年第3P1

杜甫官职卑微、生活潦倒,在人才辈出的唐代,却只有李白与他相提并论,其诗究竟妙在何处?本文观点认为,杜甫的诗不止于言为心声,辞达其意,更是将“慨身”与“慨世”紧密结合,从自怜上升为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与悲悯;杜甫的诗不止于吟风弄月,言辞绮丽,还用真实的情怀,打破了意少词多、堆砌辞藻的积弊;杜甫的诗不止于讴歌太平盛世,他后期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地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内因。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网)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51364aa65327d8ab86828883d191ef10


5.《红楼梦学刊》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I206/21447

IMG_256

《红楼梦学刊》是国内外红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该刊在推动红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繁荣学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博得了海内外红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赞誉。

特别推荐:《“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2019年第5P325

“刚要寻别的妹妹去,忽见前面一对玉色蝴蝶,大如团扇……”“宝钗扑蝶”片段是《红楼梦》里的经典情节。“蝴蝶”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意蕴?扑蝶的举动是如何反映了宝钗的内心情感,又是如何暗示了她的最终归宿?本文认为,蝴蝶在历史上的名篇中,往往作为现实生活中爱不得偿后在理想中得到圆满结局的象征。以此入手,作者进一步解码《红楼梦》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笔法,以及其中若明若暗的人物命运走向。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64cb7951af323d03bb665aef6d5615bc


6.《对联》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外借号:I111

《对联》是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刊,创刊于1985年,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对联艺术月刊。该刊旨在传播对联文化、普及对联知识、促进对联创作、培养对联新人,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

特别推荐:《画龙点睛 神采飞扬——试说白描手法在对联创作中的运用》  2019年第11P17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描绘人物和景物形象时,不加修饰与渲染烘托。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写景、状物、抒情。这在小说、散文、诗词中不胜枚举,就是在楹联创作中也不鲜见。本文从刻画人物、叙事、绘景、状物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白描手法在创作楹联中的运用技巧及意义,可供楹联创作参考。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129b41d892d9e1474085025e78c5b328


7.《书法》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J292/50300

《书法》创刊于1977年,旨在介绍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指导读者学习和欣赏,提高书法篆刻艺术水平。其内容书法为主,刻印为辅,现代与古代兼顾,作品和文字并重。

特别推荐:《苏轼书法评传》  2019年第11P49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作为文坛领袖,其在诗、词、散文和书画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以苏轼的生平为脉络,结合苏轼的书法作品,作出了客观的分析和评述。这对我们了解苏轼的人生际遇、性格特征、艺术见解,以及北宋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文学、艺术都有很大帮助。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54a33fe6a6e49fd7abb7ce4b0c65a183


8.《文物鉴定与鉴赏》  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外借号:G50

《文物鉴定与鉴赏》创刊于2010年,是一本以辨别真伪、科技鉴定、弘扬国粹、引导投资为宗旨,以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以“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

特别推荐:《陌生而熟悉的文物 渐行渐远的手艺——记客家炒米糖传统制作手艺》  2019年第20P1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食品的种类层出不穷。人们不禁感叹年味越来越淡,很多传统食品工艺慢慢远离人们的视线,甚至濒临失传。承载着无数客家人回忆的传统特色食品——客家炒米糖也不例外。本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江西客家博物院的几件制作炒米糖的工具,并对其形状、制作工艺和制作过程作了详细的解说,让我们对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有了深入的认识。

阅读地址:(资料来源于博看期刊数据库)

https://wk3.bookan.com.cn/?id=18468&token=&productId=5!#/magazine/9036/epub-1/487334/Text|19850330.xhtml


9.《中国书画》馆藏地点:中文报刊借阅室  索取号:J2/50605

《中国书画》创刊于2003年,由几十位德高望重的名家担当顾问团队,本刊以“关注传统,关注实力,关注创新,关注市场”为特色,坚持“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收藏性、可读性”的办刊理念。主要栏目设置有:古代作品、近现代专题、名家访谈、诗书画印等。

特别推荐:《红尘过客——明代艺术中的乞丐与市井(上)》  2019年第11P4

底层人物形象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常常不受关注。本文试图以明代绘画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为出发点,探讨其成为一种绘画主题的原因和意义。文章以三位明代的苏州文化名流对画家周臣所绘《流民图》的争论开篇,并对宋、明时期几位画家的作品进行描述和比较,让我们对明代城市和乡村的面貌、民俗风情、市井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底层人物形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其文字和内容读起来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地址:(PDF资料来源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https://mooc1.chaoxing.com/ananas/modules/pub/preview.html?objectid=0a1add60067523369b508c144cad63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