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3分类:新闻动态责任者:bgsbgs浏览: 次
幸福的味道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和锅碗瓢盆造就的烟火气中熏出来,食物被摆到餐桌上,香气弥漫、蒸汽腾腾,人间瞬间鲜活起来。
寻常食物与情绪交融,在人的味蕾上留下深刻的味觉体验,化为记忆,承载着彼时彼刻的情感,日后再尝到,人们便回味起这些沾着烟火气的时光。
国人讲究吃,早已不停留于口腹之欲,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文人谈饮食,美文与美食并举,饮食和文化兼重,掺杂着个人的处世哲学,耐人寻味。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两顿。让我们开启一段味觉之旅吧!
1.《谈吃》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5月
梁实秋先生的 “吃货哲学”影响着包括《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内的众多美食家。本书为收录梁实秋先生美食散文最全的一本,文中还配以作者私人珍贵老照片,每篇都以食物为题,如核桃腰、醋溜鱼、狮子头、两做鱼、佛跳墙、爆双脆等。描绘形象具体,如见实物,让人不自觉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口中唾液咽下肚去。梁实秋先生作为一名真正的知味者,谈起吃来,有趣有料,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将美食写得活色生香,令人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2.《食豆饮水斋闲笔》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6月
金庸赞誉汪曾祺是“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此书是关于饮食、瓜果、虫草的随笔精选,笔下皆是最平凡、最常见、最市井气的事物。关于饮食,有炒米、咸鸭蛋、咸菜汤、苦瓜、干丝;关于瓜果,有梨、石榴、杨梅;关于虫草,有蝈蝈、蜻蜓、茶花、腊梅。本书以“食”为主题,以平实生动的文字,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觉悟。
3.《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作者:蔡澜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2015
关注蔡澜微博的读者都知道,他给粉丝言简意赅的神回复,常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瞬间豁然开朗,诙谐幽默的文字背后是他对生活满满的热爱。作为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他在美食界的公信力不容置疑。《今天也要好好吃饭》是蔡澜对各地美食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材的记录。他用生动有趣的文字描绘出每道菜的口味、形式和烹饪手法,字里行间透出了风土人情、人生百态。吃你喜欢吃的食物,过你想过的日子。总之,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每一天都要好好吃饭。
4.《随园食单》
作者:(清)袁枚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年6月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美食家。《随园食单》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汉族饮食名著,属美食爱好者必读之书。
“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从书中,我们不仅看到袁枚对“食”的极致追求,也看到了其至情至味的处世之道。
5.《幸而还有梅花糕》
作者:华明玥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7月
“煨四个时辰,腌笃鲜开锅时,那个鲜那个香,腴中见清,汤色浓郁,完全是人间至味”。
“青团软润可爱,形同碧玉,那层皮子端的是有咬嚼有韧性,有青草香气,关键就是要用到艾草的汁水”。
这是一本主要描绘江南风物,江南地方吃食及文化传承的书。文字清雅隽永,字句间娓娓道来,阿婆茶、家乡米酒、梅花糕、腌笃鲜、青团、垛田芋头、遍地的油菜花......诸多江南风土人情及文化传承,让人如同置身于江南水乡,温婉静谧,让漂泊在外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6.《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作者:【土耳其】爱诗乐·沛克
译者:韩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5年6月
本篇小说由三个独立故事组成,巴黎的马克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纽约的莉莉亚每天累于照顾早已没有感情的丈夫,伊斯坦布尔的菲尔达被痴呆暴躁的母亲困扰着,不同的人生,充满无奈与艰辛。对他们来说,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那里是味觉与情感间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可以寻求到最温暖的慰藉,有亡妻的余温,有故土独特的味道,有充实快乐的自我。
作者爱诗乐·沛克是当今土耳其最受瞩目的新生代女作家,她在《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里,以制作难度极高的法式甜点舒芙蕾为隐喻,一笔写尽生活真谛,带出三段挫败的人生,细腻地写出了世间的悲欢百态。